何为疫情“新常态”
新冠疫情,中国上半场,全球下半场。在国外,所谓的“新常态”就是伴随着每日有新增病例,但我照样开工、复学、复市。对我国而言,就是全面恢复经济、学校、开放公共场所,但又不得不面对输入性疫情的风险以及相应的极大防控压力。
欧美国家基于当前的疫情形势,总体上的目标是把疫情控制在“医疗体系可控范围内”,避免造成医疗挤兑和过高病死率,这种策略在欧美国家被称为“锤子和舞蹈(Hammer and Dance)联合适应性全面触发策略”的防控模型。通俗来讲,就是疫情爆发时候采取积极措施,包括封锁城市限制社交距离的“猛击”方法,达到阻遏疫情,将疫情高峰控制在医疗体系可以承担的范围内。一旦疫情被遏阻,病死率逐渐降至可以被接受范围内,那么社会将逐步放开,又逐渐恢复“跳舞”的阶段。
从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每日新增病例还不减少的前提下,开始全面复工,说明当地政府已经决定采取“锤子和舞蹈”策略了,这也意味着,在短期内完全解除本地疫情的可能性已经没有,后面必定也会面临着疫情的二次上升,唯一能做的是管控上升的幅度,仍然维持一定的社交管控,防止疫情再度“爆发”,也就是采取疫情有“反复”但不构成“爆发”的策略。
这样看来,夏天结束疫情的可能性是真没有了,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常态化存在或许也就成了一种必然。
应对疫情“新常态”人力资源策略
第一、应对突发危机需要有专业的预案
这个专业的预案,不仅仅是指如果面临着再一次疫情爆发,办公现场的防控问题,而是需要面对,如果人员无法集中办公,需要分散在各自家里办公的时候,我们如何应对?
居家办公的挑战来自三方面:
一是对工作目标的理解不走偏问题。对目标的理解产生偏离,如果集中办公,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方式,很容易发现并得到及时纠偏。但各自居家办公,原先很容易发现的问题,因为物理空间的阻隔,可能会因此成为一个大问题。当要提交工作结果才发现偏离的时候,一来工作目标的完成受到了影响,二也浪费了大量成本,三也会打击员工士气。
面对这个挑战,首先要做到对目标规划的专业性和精准度,不仅事前要规划好结果,而且围绕结果的行动策略,管理者和执行者事前也能沟通到位、达成一致。其次要借助在线工具及时追踪行动策略的执行和落实情况,一旦发现偏离或结果滞后,可第一时间进行纠偏。
二是工作协同问题。如果是集中办公,工作协同很容易通过面对面沟通或专项工作会议等形式解决,但分散居家办公,这种沟通上的便利已被完全打乱,导致了协同问题。
基于此,首先围绕目标的行动策略规划,要能具体到协作事项和具体协作人,这就要求,围绕目标的行动策略规划要更加细化和精准;其次要强化协作的意识和方法,摒弃自扫门前雪、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狭隘做法;同时也要擅长利用便捷的在线沟通工具,进行跨部门跨岗位的沟通与协作。
三是对工作的专注度问题。对大部分人而言,工作要得以高效开展,一要被上司盯,二要借助大家在一起时的工作氛围。而居家办公,一上司不在身边,二也没有大家在一起时那种热气腾腾的工作氛围,却有太多的东西随时在分散着工作时的注意力,比如刷抖音、玩游戏等,稍微一松懈整个工作效率就会呈直线下降状态。
如此,必须加强在线工作例会的频次召开,以检审工作进度。比如集中办公可一周开一次例会的,如果居家办公,可能就要改为一天一次,甚至一天两次。
基于上述分析,如果一旦疫情需要居家办公的时候,需要有一套居家办公的管理制度、方法和流程,包括在线办办公系统的准备等等。无论疫情是否再次爆发,这些都要事前做好规划,做好预案,以备不时之需。
第二、 要强化人员接替的专业操作
在这方面,HR要能搞清楚三个问题:
第一个问题:哪些岗位是企业的关键岗位?第二个问题:一旦关键岗位的人员出现异常,公司内谁能第一时间马上接替?第三个问题,如何持续对关键岗位的目标候选人进行赋能,让其做好知识技能贮备,一旦需要,可随时接替?
为什么HR要强化对上述几个问题的认知和准备,因为疫情时期,会大大增强人员的不确定性,比如,人员突然被隔离;因为有些人比较“爱惜”自己,怕被感染不愿意出差,甚至因为要出差而提出离职等。如果我们不就此做好储备,到时关键岗位会面临着断人危险,这块工作会变得极其被动。
第三、要强化对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激励
关键岗位是岗位任职人一旦出错,企业经营目标马上会由此受到影响的岗位;而关键人员是价值观和业绩都是完全匹配企业要求的人员。对关键岗位的关键人员,要透过人才盘点等专业手段做到精准识别,一旦认定是关键岗位的关键人员,要调集公司一切资源,用超常规手段做好对这类人员的激励和管理,想尽一切办法要能稳定住这帮人,让他们能为公司长期做贡献。
在物质利益层面,除了保障这部分人享受高工资和奖金待遇之外,让他们变成公司合伙人或股东,也是企业的重要选项之一。
在精神关怀层面,除了常规的评优评先之外,譬如总裁的定期交心、总裁餐会等非正规、但却更具人文情怀的方式,或许会带来更不一样的激励效果。
除了对关键人员本人,如果还能将关怀的触角延伸到他们的家人,比如父母、小孩等等,激励的效果也肯定会大不一样。
总之关键岗位的关键人才,是企业的宝贵财富,一定要好好珍惜。企业要象重视利润增长一样,重视和他们的情感链接,留住了他们并激励好他们,才有企业发展的根基。
上述三方面,是应对疫情常态化,在短期之内要立即做好的事情。从长期来看,要强化降本增效的整体策略设计。
围绕降本增效这个目标,要做好三个规划
一是长期规划。不是一月两月,而是一年二年甚至三年五年规划:
二是系统规划。不是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,而是要一揽子考虑,系统分步骤推进。
三是策略规划。要强化方案的可落地策略,不是照抄别人,也不是生搬硬套概念,而是要结合企业实际,务实做好每一步骤的推进。特别是要能充分调动全体管理人员参与的积极性,如果仅仅是人力资源部在唱独角戏,规划只会看上去很美,但落不了地。
总之,非常时期要有非常举措,只有认准大势,顺应大势的专业之举,才能在疫情“新常态”下,进一步凸显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价值。
——摘自微信公众号"道听涂説":tmz1970